孫子曰:用兵之法,無恃其不來,恃吾有以待也;無恃其不攻,恃吾有所不可攻也。

  孫子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任何時候都不要抱有僥倖心理,一定要做好敵人進攻的準備。同樣的,在股市中我們也隨時要做好手中股票下跌的準備,而不能抱有僥倖心理。

  在股市中,投資者存在各種各樣的僥倖心理,它們表現不一,但是其中有一個共同
  還有的投資者在虧損以後,不是想著如何總結經驗教訓,而是想著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虧損補回來,於是就抱著僥倖的心理,想一把全部把虧損撈回來,這是一種賭徒的僥倖心理,成功者從來不會把自己的身家一把全部押出去,夢想著一朝發財的人,十有八九都會以失敗告終。可是直到最後,他們還只是以為自己的運氣差,沒有買到大牛股,卻不知正是自己的的僥倖心理害死了自己。炒股其實就是一種投資,它和其它的投資行為是相同的,都需要以極大的耐心和努力,當然,還要加一點點運氣,這才是成功之道,把自己的成功全部押在自己的運氣上,成功的機率當然就極小了。的特點,就是不願意麵對現實,在殘酷的現實面前,他們選擇的不是面對,而是逃避,甚至是陷於幻想之中。比如說,當股市剛剛進入熊市,投資者先是存著僥倖心理“我的股票肯定不會跌的”,當股票真正下跌的時候,又幻想著“我的股票肯定會反彈的”,當反彈來到時,又幻想著“它肯定能一直漲上去的”,可是當股價又一輪下跌時,就乾脆躲起駝鳥了,躲起來不看盤了。而逃生的機會就在這樣的幻想和逃避中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了。

  僥倖心理還會極大的影響投資者的分析判斷能力,投資者進入股市後,一般或多或少都會學習一些理論,但是,根據筆者的經驗,只有在空倉的時候,投資者才是完全客觀和清醒的,一旦買入了股票,發財的慾望會使自己很難客觀的看待自己的股票,那時候,手中的股票不僅僅是股票那麼簡單了,在很大程度上它還是投資者的希望,而希望一旦破滅,僥倖心理就會隨之而來,所以要戰勝僥倖心理,我們必須在買入股票之前就做好全盤的操作計劃,計劃中必須包括止損價和止盈價,以及可以加倉和減倉的價位。並且在發覺自己的判斷錯誤時,能果斷止損。這樣才不會在突如其來的打擊中束手無策,也不會在漫漫熊途中越套越深。

  當然了,我們不可能完全預測一支股票的後市會如何走,但是,我們仍然需要有一個計劃來指導自己的投資,那樣,我們才能戰勝自己的僥倖心理,即便是一個錯誤的計劃,通常也會比你完全沒有計劃要好得多,如果投資者能長期堅持事前準備好自己的操作計劃,再經過改進,相信證券市場會成為大家的遊樂場,而不是傷心地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o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